Windows提升网速小方法
前言
最好的优化就是不优化,现实中80%以上的网络场景都是不需要优化的,为了不到20%的场景进行全局优化得不偿失,网络问题的关键不是如何全局优化,而是识别出那不到20%的部分并优化。
国内这个网络都懂的,如果你晚上想访问国外的网站,除非你或者网站有钞能力可以使用电信 CN2 联通A网等精品网络,电信163与移动CMI晚高峰出口丢包10%~30%是非常常见的情况,即使是相对用户较少比较富裕的联通169网络,出口处一般也有3%左右的丢包。
一、什么是BBR算法?
BBR (Bottleneck Bandwidth and Round-trip propagation time) 是一种拥塞控制算法,用于优化 TCP 协议在高带宽、高丢包网络环境下的性能。它可以根据当前网络的拥塞情况和延迟来自适应地调整发送速率,以达到最大的网络吞吐量和最小的延迟。BBR算法通过动态的测量和估计网络带宽和延迟等参数,确定合适的拥塞窗口大小,从而达到更好的传输效果。BBR算法目前已被广泛应用于Google的网络服务中,例如YouTube和Google Cloud平台。
二、目前Windows 默认的算法是什么?
CUBIC (Cubic TCP) 算法是一种与 BB-Reno 算法类似的拥塞控制算法,但是与 BB-Reno 算法不同的是,CUBIC 算法采用了一种非线性拥塞窗口增长方式,可以更好地适应高带宽、高延迟的网络环境。
CUBIC 算法的拥塞控制窗口类似于一个立方体的增长曲线,采用了一种基于拥塞窗口的拟合曲线计算机制,通过对丢包事件的监控来调节窗口大小,实现拥塞避免和控制。CUBIC 算法可以在网络拥塞时自动进行拥塞避免和恢复措施,确保网络性能的稳定和流畅。
CUBIC 算法已经被广泛应用于 Linux TCP 模块中,并且还被用于各种广域网和互联网环境中,是一种非常实用的拥塞控制算法。
三、两者有什么区别?
BBR算法和CUBIC算法有以下几个本质不同点:
1.算法的思想不同:BBR算法的核心思想是维持网络中最后一个瓶颈链路的带宽和延迟,即以网络的最小带宽和最大延迟为基准进行拥塞控制;而CUBIC算法采用了一种类似于拟合曲线的方式计算拥塞窗口大小。
2.算法的参数不同:BBR算法需要动态的测量和估计带宽和延迟等网络参数;而CUBIC算法则是根据拥塞窗口大小的变化来进行自适应控制。
3.算法的适用环境不同:BBR算法更适合高带宽、高延迟、小数据包的网络环境,例如Google的网络服务,而CUBIC算法更适用于高带宽、长距离的广域网环境。
四、什么环境下使用不同的算法?
简单来说,选择合适的拥塞控制算法要根据网络环境的情况来定。一般来说,当网络的带宽较大、丢包率较低时,BBR算法表现得更好,因为它能够更快地发现网络中存在的带宽并充分利用它。而当网络的带宽较小、丢包率较高时,CUBIC算法能够更好地适应网络状况,减少数据包的丢失和网络拥塞情况的发生。所以,在选择算法时,需要结合实际网络状况和需求来进行选择。
五、实现Windows11 切换BBR算法
BBR2是Linux内核中新的TCP拥塞算法之一,它可以在高延迟、高丢包网络条件下提供更好的网络吞吐量和响应速度。Windows操作系统也可以开启BBR2,以下是详细的操作步骤:
*适用版本 Windows 11 22H2及以上。
(打开轻松助手,在高级设置中开启bbr)
实测,七彩云服务器开启该功能后,传输速度提升20%,此功能不支持Windows旧版本,建议更新至最新版后再打开使用。
本站内容由阿帅整理发布,请勿转载保密文章。如侵犯了你的权益,请联系邮箱:ashon@ashon.pp.ua